科學探索計畫-中小學學生親身體驗微奈米科技
由於微奈米科學的表達不易,常常需要高階設備(如電子顯微鏡、聚焦離子束、奈米壓痕等)的協助才能進行觀測;另一方面,中小學生與一般民眾很少有機會使用昂貴的高階設備,因此如何以簡易有趣的方式,將微奈米科學與技術表達給中小學生與一般民眾,是很具挑戰性的任務。
本計畫與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及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合作規劃微奈米科學的親身體驗、課程及探索計畫,藉由規劃的親身體驗模組、課程模組及科學探索模組,可導引中小學生更深入的探索奈米仿生科技及微系統生醫科技。開發的親身體驗及相關課程模組,未來也將成為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及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定期對中小學開放參觀時的活動資源;探索模組也將長時間的培育高中同學,藉由兩中心的高階設備協助,能更深入的探究微奈米科學與技術,培育未來的科學人才,目前已有多名台南一中同學參與本計畫的科學探索模組,也期望他們的成果未來能在國際競賽上大放異彩。
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為校級單位,主要執行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核心設施建置、教育部之研究型大學校際整合等計畫,累積了豐碩的人才培育經驗、儀器設備服務與尖端研究成果,已成為南台灣奈米科技之研究重鎮。基於微奈米技術將成為本世紀產業的核心,更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支持下,於2006年,本中心與材料研究領域整合,成立「前瞻材料及微奈米系統科技研究中心」,成為成功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頂尖研究中心之一。
本中心過去幾年來已有豐碩研究成果,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中心。目前研究進行中的四個方向為:奈米力學及材料微組織的檢測、奈米光電技術、奈米生醫應用、及新能源及節能技術探索等的研發。本中心目前也積極延攬傑出研究學者,透過與國際學研單位互訪、簽署合作協議、接觸優秀研究人才至中心進行奈米技術研究。為了加速國際化及強化其在學術上的地位,主動加強與歐盟研究單位及國際知名學術單位進行學術交流及合作計畫。本中心也兼具扮演「南台灣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及「南區奈米科技人才培育中心」之角色,推動跨校跨領域之「南區奈米科技整合學程」、建置多媒體數位教材與網站、拓展人才培育成果及國際交流觀摩與奈米科普教育推廣。
目前本中心已建立了良好的尖端研究及設備服務的基礎,勢必將促進南台灣大學院校及產業界的研究及發展,尤其科學園區及研究機構相繼在南部設立,將大增本中心推動學術交流及產學合作的機會。
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
積體電路(IC)係通訊、資訊及消費性電子等產業朝向數位化與微細化之關鍵零組件,晶片系統設計亦是國家規劃發展之重點科技;而於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與技術實為產業永續經營之基石。是故,本中心多年來即致力於培育晶片系統設計優質人才及提升晶片系統設計前瞻技術,並以此為目標推動各項業務,以期成為兼具服務與研發的科技重鎮。
本中心之主要任務包含:
■ 整合與研發晶片系統設計研究環境
■ 提供晶片系統設計之實作與測試服務
■ 進行晶片系統設計技術交流與成果推廣
■ 提昇南部地區晶片系統設計研發能量
本中心自籌設以來,即以服務為重點工作之一,研發業務亦以服務導向型研究為主,並以提昇服務品質為發展方向。未來將持續與產學研各界合作,以整合與研發晶片系統設計研究環境、提供晶片系統設計之實作與測試服務、進行晶片系統設計技術交流與成果推廣、提昇南部地區晶片系統設計研發能量等為執行方針,全力建構晶片系統設計、實作與測試環境,並提供相關技術與培育專業人才。
為提供更完善之晶片系統設計環境與更高階層次之設計技術,本中心規劃進行相關研究,並以建構 SoC設計及驗證環境、嵌入式系統設計驗證環境、射頻及混合訊號設計環境、異質整合設計環境等為主軸,研發相關技術,再將成果分享推廣至產學研各界;研發重點包括多計畫單晶片系統(MP-SoC)、嵌入式系統設計應用平台、射頻)/類比晶片、微機電系統、系統封裝模組、CMOS影像感測器等等。
目前本中心以財團法人之組織型態運作,業務主軸已從服務擴及研發,未來除了持續對產學研各界提供晶片系統設計之相關服務外,工作重點亦聚焦於研發項目,俾建構更完善之設計環境與提升服務品質,進而培育優質人才及推動前瞻技術。此外,本中心亦將努力扮演好國家實驗室的重要角色,配合政府推動國家型科技計畫及產業發展需求,並以成為世界級國家實驗室為願景,逐步邁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