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緣起

  在民主國家中,只有具備一定科學素養之國民,能夠有能力參與並且自主判斷與科學相關之政治議題,例如「發展核能發電與否」、「發展高耗能產業與否」的爭議,由「國民」而成「公民」。因此,提昇全民科學素養,乃現代國家的重要工作之一。
科學傳播有其重要性,但讓閱聽人不排斥、更進一步能喜聞樂見科學新知,才是科學普及最重要的工作方向。其中「科普漫畫」即是一種符合現代科技,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隨時隨地瀏覽;此外,以「漫畫」作為科普傳播形式,與其他形式相較,具有以下優勢:

  1. 漫畫是最受大眾普遍歡迎的傳播形式之一。

二、漫畫是以「視覺」為主,「文字」為輔的傳播形式,比起知識內
容厚重,以文字語言為主的科普書或雜誌,具有「知識普及」上
的優勢。

三、與科普影視節目相較,漫畫的製作成本較為有限,但傳播效益高。
但國內並未系統發展科普漫畫形式,亦缺乏科普漫畫創製人才的培育,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計畫辦公室規劃「科普漫畫創製人才培訓班」,針對自然科學背景且具備漫畫興趣及基本繪圖能力之學生,以工作坊形式、「知行合一,從做中學」之觀念,透過授課指導與實作練習,讓參與學員實際瞭解並習作從科學概念到漫畫呈現過程中相關的整合溝通元素及傳播技巧,促進「漫畫製作」與「科普內容製作」的結合,培養具備漫畫敘事技巧的科學傳播人才。

貳、課程宗旨

    本課程之宗旨為培養「對漫畫有高度興趣」且「具備基本繪圖能力」之自然科學背景學生,使其具備銜接科學知識「內容專家」與漫畫「形式專家」合作的能力,奠定臺灣發展科普漫畫之基礎。透過科普漫畫創製與創意發想的過程,培養具備漫畫敘事能力的科學傳播人才。

參、目的與目標

    本課程之目的具體如下:

  1. 瞭解科學傳播之相關目的與意義,掌握科普漫畫如何有效進行科學傳播。
  2. 認識科普漫畫之企劃與製作的流程、技術、技巧,以及品管

標準、程序與措施。

  1. 瞭解漫畫基本溝通原理,學習運用漫畫的敘事技巧,繪製科普漫畫。以四格漫畫形式表現,並發展為多格漫畫。

    本課程之目標具體如下:

  1. 理解科學傳播目的與意義
  2. 具備科普漫畫企劃能力
  3. 使用及創造漫畫的敘事語言
  4. 能夠清楚掌握科普漫畫創製流程
  5. 能夠設計科學漫畫角色造型
  6. 能夠創製並完成四格科普漫畫
  7. 能夠創製並完成多格科普漫畫

肆、教學方法

    邀請科學傳播學者、漫畫家及相關專業人士為班隊師資,招收具備基礎繪圖能力之理工背景學生,以培養具備漫畫敘事能力的科學傳播人才。課程設計包含基礎理論與設計及漫畫繪圖與實作,理論、技術與實作並重。

一.「知行合一,從做中學」:以工作坊的形式,透過授課指導與實作練習,培養學員成為具備漫畫敘事技巧的科學傳播人才。以科學傳播之概念與意理為體,相關傳播技術為用,輔以實際創製科普漫畫之情境,同時培養學員相關理論與技術,使其充分掌握創製科普漫畫所需之科學傳播知識內涵、繪畫敘事及繪製技巧。

二.「立即回饋,快速成長」:每班預計招收四十人,兩人一組。以小班制的分組方式,增加互動與討論機會,提昇學習效果。先由漫畫家講授繪圖技巧,並由學員現場實作練習;再由老師現場給予指導與修正建議。

、課程規劃

一.上課時數:民國一○一年七月開課,共六天,每天六小時,總計三十六小時。

二.招生對象:本課程主要對象為各大專院校自然科學背景之在學學生,宜具備素描、美術及漫畫等基本繪圖能力。

三.課程綱要

 

學校

日期

課程名稱

授課教師

第一天

成大A

7/2(一)

1. 科普傳播的意義(1.5h)
2. 科普故事怎麼說,說什麼?(1.5h)
3. 漫畫基本概念與造型設計(2h)
4. 科學似顏漫畫(1h)

1.李嘉崑

2.李嘉崑

3.王順坪

4.王順坪

第二天

成大A

7/4(三)

5. 骨架基礎(3h)
6. 人物動作與動態效果(3h)

5.劉宗銘
6.劉宗銘

第三天

成大A

7/6(五)

7. 文字畫框(2h)
8. 平行與一點透視(2h)
9. 故事編繪/完稿(2h)

7. 徐碧娟
8. 徐碧娟
9. 徐碧娟

第四天

成大A

7/9(一)

10.故事編劇--如何編出故事(2h)
11. 故事表達--如何說故事(1h)
12.分鏡---以畫格說故事(3h)

10.杜福安
11.杜福安
12.杜福安

第五天

成大A

7/11(三)

13. 指定題目作品習作
現場習作/教師指導(6h)

13.姚遠

第六天

成大A

7/13(五)

14. 自選科學相關主題
作品習作
現場習作/教師指導(6h)

14.劉宗銘

 

2012年七月成功大學科普漫畫製作人才培訓A班


2
1.
科普傳播的
意義(1.5h)
2.
科普故事
怎麼說,
說什麼?(1.5h)
3.
漫畫基本
概念與造型設計(2h)
4.
科學似顏
漫畫(1h)

3
課後習作

4
5.
骨架基礎(3h)
6.
人物動作與動態效果(3h)

5
課後習作

6
7.
文字畫框(2h)
8.
平行與
一點透視
(2h)
9.
故事編繪/完稿   (2h)

7
課後習作

8

9
10.故事編劇--如何編出故事(2h)
11. 故事
表達--如何說故事(1h)
12.分鏡---以畫格
說故事(3h)

10
課後習作

11
13.
指定題目
作品習作
現場習作/
教師指導(6h)

12
課後習作

13
14.
自選科學相關主題作品習作
現場習作/
教師指導(6h)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