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62zone PowerWeb System
第17屆第一場(108年9月22日)長期自主太空與火箭推進科技之發展-火箭、衛星推進與登月小艇

全文開啟

趙怡欽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講座教授
學歷: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航太工程研究所 博士 1980/09~ 1979/06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碩士 1977/09~ 1979/06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 學士 1973/09~ 1977/06

科工館線上報名交通資訊新聞稿文字新聞影音新聞簡報檔當場海報錄音檔科技大觀園(演講線上影音)知識大講堂(演講線上影音)線上演講廳演講錄影(官網)

太空科技與火箭系統的研發最重要的,其實常常是被管制的關鍵材料技術與系統;長期自主發展才是突破國外輸出許可管制之主要關鍵,其中的材料、技術與整合產生的高精準品質系統才是關鍵,因此從關鍵材料、組件技術以至於系統,長期持續深入發展與仔細驗證,才是長期自主發展的精義。
此專題演講將以我們團隊長期自主發展太空推進系統包括混合火箭(hybrid rocket)與衛星用綠色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反應控制系統(RCS)系統以及目前進一步整合研發的登月小艇為例,說明我國在綠色推進科技的自主發展現況,在RCS方面包括自主研發關鍵材料如RCS的過氧化氫推進劑,建立高濃度推進級(純度85%以上)過氧化氫純化製備的設備與技術,研發包括創新穩定高效率且長時效性之過氧化氫分解觸媒與複合式觸媒床技術,進一步成功整合發展1磅級與1牛頓級過氧化氫推進器,於2013年國家探空火箭八號計畫成功完成國內首次的自主發展無毒綠色推進的整合系統與高空性能測試,並擬用於國家福爾摩沙衛星7號任務,於2019年發射以及後續衛星系統。在混合火箭方面投入長期自主研發氧化亞氮(N 2 O)混合火箭自關鍵材料藥柱配方、燃燒室設計製作以及點火系統設計測試,乃至於全火箭系統持續研發,並進行實際大型火箭飛行測試,參與國加探空11號火箭先期計畫並於2011與2015年成功發射大型混合火箭。目前並進一步整合混合火箭與RCS推進系統進行研發更精準登月小艇與模組系統。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 航太科技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2004.08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 特聘教授 2002.08 - 9999.08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 教授兼系主任 2001.08 - 2004.07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機械系 訪問教授 1998.08 - 1998.12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 一組主任 1992.08 - 1993.07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 教授 1991.08 - 9999.08
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研究所 副教授 1984.03 - 1991.07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航太研究所 研究助理 1980.09 - 1984.03


專長:
工程聲學、噴射推進、燃燒熱機、航空工程

相關新聞或報導(點選快速連結):
遙測和氣象衛星 我掌握關鍵技術
歷時15年 成大發射亞洲學術界最高、遠火箭
成大航太系教授趙怡欽 提升國家太空科技獲「東元獎」